我的“机器人”妈妈

“如果有一天机器人谷可以闻名世界,那我就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。”


或许,与李伟博士一样,奋斗在机器人研发一线的工程师的终极梦想是,和家人生活在自己建设的机器人世界里,感受最前沿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。


截至今年6月,碧桂园机器人的研发人才团队规模超过2600人,博士在研发人员中占比超过16%,碧桂园机器人餐厅研发副总监李伟就是这些“最强大脑”中的一员,她称自己为“拓荒者”,因为从事机器人产业是一条未知的路,她希望看到路尽头的风景。


我们,离机器人的世界,到底有多远?





离开舒适区,从哈尔滨到顺德


2018年6月份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,本硕博一直就读的是核科学与技术专业,对于李伟来说,最稳妥的工作就是在体制内的高校。“如果我选择高校,将来我可能就是走学术路线,最后就是博导、教授。”她坦言,做一名教授一度是自己的梦想。


施展所学、稳定成长、一眼望得到头的事业,这种舒适区的生活对于很多人来说没什么不好,甚至是梦寐以求的。


但是,一条来自顺德机器人谷的宣传片唤醒了李伟内心的梦想。一个平地而起的能够代表世界最前沿科技的孵化基地——机器人谷,未来在这里将诞生一个集医疗、教育、科研、生产、文化于一体的机器人产业生态圈,被研发出的各类机器人将全面服务于我们的生活,仿佛科幻电影里的桥段。而作为亲历创建的研发人员,足以被历史铭记。


 “如果未来机器人谷成功,甚至闻名世界,那我也算是贡献了我的一份力量。我可以告诉所有人自己是第一批参与建设的人。”李伟愿意把它看做是一个梦想,一个被激情驱使的,背负使命的梦想。

种种迹象表明,“智能机器人时代”已经来临,这不但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,也将深刻地改变全球制造业的分工格局。


“碧桂园是世界500强,有实力、有眼光、有决心,为什么不做?我年轻、有能力、有梦想,有什么理由不跟随?”李伟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个有好奇心有探索欲的人,“如果有两条路,一条舒适平坦且目标非常明确,一条荆棘丛生不知道结果是什么,我选择后者”。


如同上世纪前往广东的千千万万个改革开放先锋,李伟愿意做一名“奋斗者”。


10月份,李伟从哈尔滨来到了广东顺德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,加入机器人行业。




五个月之后,有人愿意追随


“我负责地面服务机器人的开发,也就是所有在地面服务相关的送餐机器人、迎宾机器人、饮品机器人等。”李伟负责研发的是餐饮服务机器人,而她所在的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,是碧桂园机器人业务的核心板块之一。

对于李伟而言,在碧桂园做餐饮服务机器人研发,是有足够资源和应用场景的。在研发方面,碧桂园投入巨资建立机器人研究院,承担餐饮机器人的专利申请和应用研发。在人才方面,整合业内高端专业人才,餐厅研究院核心团队博士占比55%,同时与各大高校开展科研合作,积累超200余项专利。在餐饮业发展方面,将整合碧桂园的农业资源,打造自有中央厨房及农产品供应体系。这一切都给了李伟足够的信心做好研发。


由于所学专业不对口,刚开始上手极为困难,很多专业术语都看不懂,对李伟来说几乎是从零开始,仅凭一腔热血显然并不够。


当时有一个工程师曾这样和李伟说:“你一个天天穿着裙子的女博士为什么要来这儿?完全可以去做自己更擅长的领域”。


“我不这么认为,我既然被派到这里来了,就要把它做好,所以我就从各个项目组逐一入手,跟每个工程师仔细地聊,这个设备是什么?做什么用的?出问题了怎么解决?白天沟通完了,晚上我就自己看基础理论知识,去研究它的原理。”踩着高跟鞋、扎着利落马尾的女博士李伟说话时,眉目间有着不服输的神情。李伟成了同一批入职的人当中最勤奋的人,经常是合租的同事半夜起来上厕所,看见她房间的灯依旧是亮着的。


“我从小就争强好胜,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,从来不需要别人要求我做什么,而是我主动会承诺,能做到什么。”


这个过程有无数的挫折,甚至曾经因为压力巨大,李伟一个人偷偷掉过泪,但李伟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选择。“我们入职的人中有十一名博士,都非常优秀,我更加坚定了,能和那么多优秀的人共事,这个披荆斩棘的过程本身就是很有价值的。”


  一件有里程碑意义的事发生在某次李伟和同事的聊天中。


“有一次一名同事问,李博士你有没有将来自己要做点什么的想法?我想跟着你干。当他说完这句话,我心里特别开心和温暖,觉得自己得到了认可。”

来源于他人的肯定有时候比事情本身的成功更让人鼓舞,那一刻李伟知道自己的努力和辛苦没有白费,这时距离她入职仅仅过去了五个月。


目前,机器人火锅餐厅已经开放试营业,机器人中餐厅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规划之中。随着越来越多的餐饮机器人被研发投产,迎宾机器人、送餐机器人、饮品机器人、炒菜机器人、煲仔饭机器人……各式各样的餐饮机器人构建起了全新的应用场景,也构建出了未来生活的蓝图。





奋斗者的接力


如果说强烈的探索欲和好胜心显而易见,那么另一个旁人难以察觉的心理是,李伟希望给自己的儿子做一个榜样。

“我希望通过我自己奋斗的经历,可以给孩子带来些什么。”李伟说。

当初离开哈尔滨,对李伟来说不仅仅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抉择,同时也意味着短期内无法好好陪伴仅6岁的儿子。尽管再忙,李伟也会争取每天抽出时间来和儿子通个电话。但缺失了儿子的成长,心中始终抱有一丝歉疚。同时,李伟也慢慢培养孩子对机器人的兴趣,不仅找到母子间的共同话题,也希望儿子长大会从事这个新兴行业。


“我最开始给孩子报机器人兴趣班,是我的想法,没想到他真的很感兴趣。也会兴奋地跟我说,能用cpu控制小机器人的胳膊抬起来,‘妈妈你会做机器人,我也会哟!’我儿子是有种争强好胜的心理的。”李伟谈到儿子喜欢机器人时,溢出的喜悦写在脸上。


“我的选择不仅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,也希望通过我的榜样,能够让孩子永远具备一颗进取心,成为一个特别积极努力的有正能量的人,国家也好企业也好行业也好,需要我们这样的奋斗者一代代的去接力,让孩子亲眼看着妈妈是怎么做的,其意义远比讲道理来得更大。”

不仅是儿子,李伟的努力也感染着家里的其他成员,她一步步克服困难走到今天被所有人看在眼里,也获得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。


“当然,最终的梦想还是希望把家人都接过来,在我亲手参与创建的机器人谷,全家人可以生活在一起,教育、医疗、商业、文化应有尽有,仿佛是一个理想国”,李伟对这一天的到来充满期待。